经典动态规划:子集背包问题

读完本文,你不仅学会了算法套路,还可以顺便解决如下题目:

LeetCode 力扣 难度
416. Partition Equal Subset Sum 416. 分割等和子集 🟠
- 剑指 Offer II 101. 分割等和子集 🟢

———–

上篇文章 经典动态规划:0-1 背包问题 详解了通用的 0-1 背包问题,今天来看看背包问题的思想能够如何运用到其他算法题目。

而且,不是经常有读者问,怎么将二维动态规划压缩成一维动态规划吗?这就是空间压缩,很容易的,本文也会提及这种技巧。

读者在阅读本文之前务必读懂前文 经典动态规划:0-1 背包问题 中讲的套路,因为本文就是按照背包问题的解题模板来讲解的

一、问题分析

看一下力扣第 416 题「 分割等和子集」:

输入一个只包含正整数的非空数组 nums,请你写一个算法,判断这个数组是否可以被分割成两个子集,使得两个子集的元素和相等。

算法的函数签名如下:

// 输入一个集合,返回是否能够分割成和相等的两个子集
boolean canPartition(int[] nums);
// 注意:cpp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// 输入一个集合,返回是否能够分割成和相等的两个子集
bool canPartition(vector<int>& nums);
# 注意:python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#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# 输入一个集合,返回是否能够分割成和相等的两个子集
def canPartition(nums: List[int]) -> bool:
// 注意:go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// 输入一个集合,返回是否能够分割成和相等的两个子集
func canPartition(nums []int) bool {}
// 注意:javascript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// 输入一个集合,返回是否能够分割成和相等的两个子集
var canPartition = function(nums) {};

比如说输入 nums = [1,5,11,5],算法返回 true,因为 nums 可以分割成 [1,5,5][11] 这两个子集。

如果说输入 nums = [1,3,2,5],算法返回 false,因为 nums 无论如何都不能分割成两个和相等的子集。

对于这个问题,看起来和背包没有任何关系,为什么说它是背包问题呢?

首先回忆一下背包问题大致的描述是什么:

给你一个可装载重量为 W 的背包和 N 个物品,每个物品有重量和价值两个属性。其中第 i 个物品的重量为 wt[i],价值为 val[i],现在让你用这个背包装物品,最多能装的价值是多少?

那么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先对集合求和,得出 sum,把问题转化为背包问题:

给一个可装载重量为 sum / 2 的背包和 N 个物品,每个物品的重量为 nums[i]。现在让你装物品,是否存在一种装法,能够恰好将背包装满

你看,这就是背包问题的模型,甚至比我们之前的经典背包问题还要简单一些,下面我们就直接转换成背包问题,开始套前文讲过的背包问题框架即可。

二、解法分析

第一步要明确两点,「状态」和「选择」

这个前文 经典动态规划:背包问题 已经详细解释过了,状态就是「背包的容量」和「可选择的物品」,选择就是「装进背包」或者「不装进背包」。

第二步要明确 dp 数组的定义

按照背包问题的套路,可以给出如下定义:

dp[i][j] = x 表示,对于前 i 个物品(i 从 1 开始计数),当前背包的容量为 j 时,若 xtrue,则说明可以恰好将背包装满,若 xfalse,则说明不能恰好将背包装满

比如说,如果 dp[4][9] = true,其含义为:对于容量为 9 的背包,若只是在前 4 个物品中进行选择,可以有一种方法把背包恰好装满。

或者说对于本题,含义是对于给定的集合中,若只在前 4 个数字中进行选择,存在一个子集的和可以恰好凑出 9。

根据这个定义,我们想求的最终答案就是 dp[N][sum/2],base case 就是 dp[..][0] = truedp[0][..] = false,因为背包没有空间的时候,就相当于装满了,而当没有物品可选择的时候,肯定没办法装满背包。

第三步,根据「选择」,思考状态转移的逻辑

回想刚才的 dp 数组含义,可以根据「选择」对 dp[i][j] 得到以下状态转移:

如果不把 nums[i] 算入子集,或者说你不把这第 i 个物品装入背包,那么是否能够恰好装满背包,取决于上一个状态 dp[i-1][j],继承之前的结果。

如果把 nums[i] 算入子集,或者说你把这第 i 个物品装入了背包,那么是否能够恰好装满背包,取决于状态 dp[i-1][j-nums[i-1]]

由于 dp 数组定义中的 i 是从 1 开始计数,而数组索引是从 0 开始的,所以第 i 个物品的重量应该是 nums[i-1],这一点不要搞混。

dp[i - 1][j-nums[i-1]] 也很好理解:你如果装了第 i 个物品,就要看背包的剩余重量 j - nums[i-1] 限制下是否能够被恰好装满。

换句话说,如果 j - nums[i-1] 的重量可以被恰好装满,那么只要把第 i 个物品装进去,也可恰好装满 j 的重量;否则的话,重量 j 肯定是装不满的。

最后一步,把伪码翻译成代码,处理一些边界情况

以下是我的 Java 代码,完全翻译了之前的思路,并处理了一些边界情况:

boolean canPartition(int[] nums) {
    int sum = 0;
    for (int num : nums) sum += num;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(sum % 2 != 0) return false;
    int n = nums.length;
    sum = sum / 2;
    boolean[][] dp = new boolean[n + 1][sum + 1];
    // base case
    for (int i = 0; i <= n; i++)
        dp[i][0] = true;

  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1; j <= sum; j++) {
            if (j - nums[i - 1] < 0) {
                // 背包容量不足,不能装入第 i 个物品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// 装入或不装入背包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 || dp[i - 1][j - nums[i - 1]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n][sum];
}
// 注意:cpp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bool canPartition(vector<int>& nums) {
    int sum = 0;
    for (int num : nums) sum += num;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(sum % 2 != 0) return false;
    int n = nums.size();
    sum = sum / 2;
    vector<vector<bool>> dp(n + 1, vector<bool>(sum + 1));
    // base case
    for (int i = 0; i <= n; i++)
        dp[i][0] = true;

  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1; j <= sum; j++) {
            if (j - nums[i - 1] < 0) {
                // 背包容量不足,不能装入第 i 个物品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// 装入或不装入背包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 || dp[i - 1][j - nums[i - 1]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n][sum];
}
# 注意:python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#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def canPartition(nums: List[int]) -> bool:
    sum = 0
    for num in nums:  # 遍历计算数组总和
        sum += num
    #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sum % 2 != 0:
        return False
    n = len(nums)
    sum = sum // 2
    # 定义二维数组 dp
    dp = [[False] * (sum + 1) for _ in range(n + 1)]
    # base case
    for i in range(n + 1):
        dp[i][0] = True

    for i in range(1, n + 1):
        for j in range(1, sum + 1):
            if j - nums[i - 1] < 0:
                # 背包容量不足,不能装入第 i 个物品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
            else:
                # 装入或不装入背包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 or dp[i - 1][j - nums[i - 1]]
    return dp[n][sum]
// 注意:go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func canPartition(nums []int) bool {
    sum := 0
    for _, num := range nums {
        sum += num
    }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sum % 2 != 0 {
        return false
    }
    n := len(nums)
    sum = sum / 2
    dp := make([][]bool, n + 1)
    // base case
    for i := 0; i <= n; i++ {
        dp[i] = make([]bool, sum + 1)
        dp[i][0] = true
    }
    for i := 1; i <= n; i++ {
        for j := 1; j <= sum; j++ {
            if j - nums[i - 1] < 0 {
                // 背包容量不足,不能装入第 i 个物品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// 装入或不装入背包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 || dp[i - 1][j - nums[i - 1]]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n][sum]
}
// 注意:javascript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var canPartition = function(nums) {
    var sum = 0;
    for (var num of nums) sum += num;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(sum % 2 !== 0) return false;
    var n = nums.length;
    sum = sum / 2;
    var dp = new Array(n + 1).fill(false).map(() => new Array(sum + 1).fill(false));
    // base case
    for (var i = 0; i <= n; i++){
        dp[i][0] = true;
    }
    for (var i = 1; i <= n; i++) {
        for (var j = 1; j <= sum; j++) {
            if (j - nums[i - 1] < 0) {
                // 背包容量不足,不能装入第 i 个物品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// 装入或不装入背包
                dp[i][j] = dp[i - 1][j] || dp[i - 1][j - nums[i - 1]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n][sum];
};

三、进一步优化

再进一步,是否可以优化这个代码呢?注意到 dp[i][j] 都是通过上一行 dp[i-1][..] 转移过来的,之前的数据都不会再使用了。

所以,我们可以参照前文 对动态规划进行降维打击,将二维 dp 数组压缩为一维,节约空间复杂度:

boolean canPartition(int[] nums) {
    int sum = 0;
    for (int num : nums) sum += num;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(sum % 2 != 0) return false;
    int n = nums.length;
    sum = sum / 2;
    boolean[] dp = new boolean[sum + 1];
    
    // base case
    dp[0] = true;
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sum; j >= 0; j--) {
            if (j - nums[i] >= 0) {
                dp[j] = dp[j] || dp[j - nums[i]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sum];
}
// 注意:cpp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bool canPartition(vector<int>& nums) {
    int sum = 0;
    for (int num : nums) sum += num;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(sum % 2 != 0) return false;
    int n = nums.size();
    sum = sum / 2;
    vector<bool> dp(sum + 1, false);
    
    // base case
    dp[0] = true;
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sum; j >= 0; j--) {
            if (j - nums[i] >= 0) {
                dp[j] = dp[j] || dp[j - nums[i]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sum];
}
# 注意:python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#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def canPartition(nums: List[int]) -> bool:
    sum = 0
    for num in nums:
        sum += num
    #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sum % 2 != 0:
        return False
    n = len(nums)
    sum = sum // 2
    dp = [False] * (sum + 1)
    
    # base case
    dp[0] = True

    for i in range(n):
        for j in range(sum, -1, -1):
            if j - nums[i] >= 0:
                dp[j] = dp[j] or dp[j - nums[i]]
    return dp[sum]
// 注意:go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func canPartition(nums []int) bool {
    sum := 0
    for _, num := range nums {
        sum += num
    }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sum % 2 != 0 {
        return false
    }
    n := len(nums)
    sum = sum / 2
    dp := make([]bool, sum + 1)
    
    // base case
    dp[0] = true

    for i := 0; i < n; i++ {
        for j := sum; j >= 0; j-- {
            if j - nums[i] >= 0 {
                dp[j] = dp[j] || dp[j - nums[i]]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sum]
}
// 注意:javascript 代码由 chatGPT🤖 根据我的 java 代码翻译,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算法逻辑。
// 本代码还未经过力扣测试,仅供参考,如有疑惑,可以参照我写的 java 代码对比查看。

var canPartition = function(nums) {
    let sum = 0;
    for (let num of nums) sum += num;
    // 和为奇数时,不可能划分成两个和相等的集合
    if (sum % 2 !== 0) return false;
    let n = nums.length;
    sum = sum / 2;
    let dp = new Array(sum + 1).fill(false);
    
    // base case
    dp[0] = true;

    for (le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for (let j = sum; j >= 0; j--) {
            if (j - nums[i] >= 0) {
                dp[j] = dp[j] || dp[j - nums[i]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dp[sum];
};

其实这段代码和之前的解法思路完全相同,只在一行 dp 数组上操作,i 每进行一轮迭代,dp[j] 其实就相当于 dp[i-1][j],所以只需要一维数组就够用了。

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j 应该从后往前反向遍历,因为每个物品(或者说数字)只能用一次,以免之前的结果影响其他的结果

至此,子集切割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,时间复杂度 O(n\*sum),空间复杂度 O(sum)


引用本文的题目

安装 我的 Chrome 刷题插件 点开下列题目可直接查看解题思路:

LeetCode 力扣
- 剑指 Offer II 101. 分割等和子集

引用本文的文章

_____________

《labuladong 的算法小抄》已经出版,关注公众号查看详情;后台回复关键词「进群」可加入算法群;回复「全家桶」可下载配套 PDF 和刷题全家桶

共同维护高质量学习环境,评论礼仪见这里,违者直接拉黑不解释